2020年11月30日
2020年11月28日,2020第三届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的全国总决赛于上海交通大学圆满举办。历经六个月的激烈角逐,实力卓群的15强队伍进入决赛,来自高校联合组的智慧医疗勾兑团队“面向终身学习的细胞检测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的蟹粉汤团队“3D-Dzip:面向智慧医疗的高效数据压缩”分别摘得专业组与高校组的桂冠!
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主题为“方兴未AI·智启医疗未来”。相比往届赛事,本届比赛规模扩大,面向各大高校团队以及科研院所、初创型企业、医院等所有社会型单位。
自启动以来,得到了来自海内外广大AI领域优秀人才的热烈关注,逾百名选手报名参赛。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Mount Holyoke College,U.S.、Universit?t Stuttgart,Germany、Kanazawa University,Japan、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大学、山西省人民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单位。
院士、教授大咖齐助阵
本届决赛评审专家阵容强大,特邀欧洲科学院院士过敏意、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丽清教授、电院工程教育中心主任齐开悦教授、吴晨涛教授、沈耀副教授、李超特别研究员、陈全特别研究员、郑文立副教授、冷静文副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李小勇副教授;以及卫宁健康总裁王涛、高级副总裁孙嘉明、副总裁兼CTO赵大平、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陈旭博士、研发总部总经理黄智勇担任专家评审团。
本届赛事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丽清教授致开场辞,他表示,“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是广大年轻人提升技术、了解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的良好途径。感谢卫宁健康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年轻人非常好的机会面对真实世界的问题,并对之提出解决方案。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共同助推AI+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助推中国医疗科技事业的创新!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丽清致辞
欧洲科学院院士过敏意致辞表示,我们希望能够鼓励和帮助那些有想法、有才华,有志于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深耕的年轻人得到专业的指导,将创意真正落地。通过这次比赛,挑战者们一定能够得到启发,并得以扩展视野,做出更多有趣、有价值的应用,用科技造福人民健康,也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支持“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
欧洲科学院院士过敏意致辞
卫宁健康总裁王涛先生也在致辞中谈到,卫宁健康在医疗卫生行业已耕耘26年,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提供医疗健康领域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已连续举办三届,我们希望通过挑战赛这个平台,激励广大优秀的AI人才投身医疗信息化行业,把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出更多惠民利民的应用。
卫宁健康总裁王涛致辞
勇攀高峰 问鼎荣誉之巅
决赛现场,15支团队轮番上台进行精彩的项目阐述及作品演示,集中展示了本届赛事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现了AI+医疗健康领域优秀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意志。专家评审团也从作品的商业价值、创新性、应用前景、功能完备度等多个维度做出了细致的点评。
经过专家评审团的现场评比与热烈讨论,2020第三届上海交大-卫宁健康智慧医疗挑战赛获奖名单出炉,分别评选出专业组赛道卓越奖1组,杰出奖2组,优胜奖4组;高校组赛道非凡奖1组,前瞻奖2组,精英奖5组。并现场向优秀团队颁发奖状、奖杯、奖金牌,以及卫宁健康实习资格绿色通道证书。
专业组获奖名单
卓越奖获奖团队——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组成的高校联合组“智慧医疗勾兑”团队——面向终身学习的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目标检测技术、迁移学习技术、持续学习技术,创新打造了专用性的细胞检测方案,且具备可塑性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持续性的知识存储能力,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能够持续提供精准的目标检测。
杰出奖获奖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的“SJTUMT”团队——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危重症疾病预警中的应用;
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关注血糖,圆梦健康”团队——让血糖“一触即发”。
优胜奖获奖团队——
由Mount Holyoke College,U.S.、Universit?t Stuttgart,Germany、Kanazawa University,Japan、同济大学组成的海外大学组“微江科技”团队——医疗图像小目标识别技术-3D影像智能识别辅助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的“BKD”团队——针对肺癌 CT 影像的深度学习影像筛查技术。
高校组获奖名单
非凡奖获奖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的“蟹粉汤团”团队——3D-Dzip:面向智慧医疗的高效数据压缩。该系统利用了医学影像数据的结构特性和访问特性,构建更有针对性的上下文关系;利用神经网络的参数记录原始数据的全局信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供的预测能力改进熵压缩算法,实现了医疗影像数据的压缩。
前瞻奖获奖团队——
精英奖获奖团队——
华东师范大学的“这是一个队”团队——遗传综合征诊断助手;